3月7日,長沙G1692列車上,一女子旅客隨地亂丟松子殼,不聽勸阻,還揚言要打人。列車長前往了解后,沒等保潔員說完,該女子馬上搶話:“你聽我講!她是掃地的不,她在車上必須要做事不?那都吐在這里(保潔袋)就不要搞這個人來掃地了不!”(3月9日 中國青年網(wǎng))
春運的大幕即將落下,出行的乘客卻仍未減少,雖然文明出行已基本成為旅客的共識,但仍然有個別乘客文明“碎”了一地的事情。7日,一女子在高鐵上大肆刁難乘務員,故意將松子殼仍在地上,不但聽勸阻,還揚言要打人,并質問“她是掃地的不,她在車上必須要做事不?”著實令人氣憤。試問,有了保潔員就是她破壞公共環(huán)境的“擋箭牌”?
看到這里,筆者想起了前段時間在列車上大肆刁難乘務員,將雞蛋等食物扔到餐車地面的男子,一起起不文明事件不禁讓人深思。要知道,尊重是一種基本的道德底線,職業(yè)更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任何一份職業(yè)都值得尊重和鼓勵,不能因為別人是保潔員就去踐踏他們的尊嚴,更不能因為公共場所設置了服務人員就去破壞公共環(huán)境。
文明,有時近在咫尺,有時遙在天涯,文明的遠近親疏取決于民眾的個人思想和覺悟高低。其實不文明現(xiàn)象的產(chǎn)生是由于一些人常常自居“高層次”,認為公共服務者就應對旅客言聽計從,既然有了保潔員就可以隨意破壞公共環(huán)境,再加上這些人生活中本就有一些壞習慣性,讓這部分“高層次者”更加肆意妄為。另一方面,不文明行為的犯錯成本較小,一些公共服務部門在發(fā)生類似事件時只能忍讓,即使不文明行為產(chǎn)生較重后果也多是出于人性化角度考慮教育了之。
春運即將結束,但文明出行卻一直在路上。如何減少這類現(xiàn)象?不僅需要全社會的大力宣傳引導,還需要相關部門加大不文明行為的犯錯成本;不僅需要營造公共文明的大環(huán)境,更需要每一位旅客提高自身文明素質。
多一點文明,少一點任性,在生活、出行中我們要盡量配合、理解和支持公共服務者,我們自己也能享受到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。
以上文章最后整理-武漢家政格麗雅整理發(fā)布! 網(wǎng)址:http://m.edgeele.com |